最新目录

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4)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 建议 4.1 落实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政策 除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外,北京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区精神卫生政策。2006年北京市颁

4 建议

4.1 落实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政策 除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外,北京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区精神卫生政策。2006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提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家庭康复为依托、精神卫生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精神疾病康复体系。2011年2月北京市发布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指导意见(试行)》,首次提出“社区管理”分为“基础管理”和“个案管理”,并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分级。2013年北京市连续发布《北京市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印发北京市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手册的通知》《关于印发门诊治疗严重精神障碍免费基本药品目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的实施推动了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尽管我国目前的条件还不能更大程度上解决社区精神卫生的问题,但是政策规章发挥了先试先行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逐步落实各项政策,使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得到更好的保障。

4.2 完善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模式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做好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复的有效衔接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具体的做法有:将现代治疗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治疗康复技术相结合;整合拓展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各种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社区医疗,严重精神障碍强制社区医疗可以降低精神病专科医院压床率,降低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律处境[7];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照料机构,为出院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搭建信息转介平台,完善治疗、康复转介机制和就业转介机制;支持家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促进家庭成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和资源。

4.3 提高精神卫生社区服务能力 精神卫生社区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其一,关爱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关爱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精神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的生活质量[8]。其二,赋予基层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适当权利。赋予社区精神卫生机构和人员在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方面适当的权利,以解决基层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少,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同时应该明确规定机构和人员的资质条件[9]。其三,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专科医院和康复机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要求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挥其在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但目前社会资本投入少,政府购买不被患者认可,因此应该明确社会资本准入相关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可以尝试以服务清单的形式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让患者及家属自主选择。其四,完善药品供应保证。强化免费服药范围内的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根据药品更新换代适时调整免费服药目录中的药品种类,扩大药品覆盖的疾病类型[10]。其五,扩大精神卫生服务医保支付范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多数贫困,难以负担患者长期的医疗费用,但是我国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医保支付水平较低,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与可获得的服务之间存在差距,应该将除了治疗之外的更多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六,引导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就学。精神障碍患者患病之后会影响其正常就业和上学,比如一些患病之后的学生倾向于隐瞒病情,导致病情延误[11]。北京市部分区针对患者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同伴支持项目,实践证明同伴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就业成功率和应对各种工作问题,帮助发展性障碍者实现支持性就业[12],诸如此类的服务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大范围的推广。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方向

本研究对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进行调研,由于目前缺少相关文献,所以没有进行研究结果的比较,且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可能会存在偏倚。本研究立足于社区精神卫生的视角,对该项政策进行了简要评估和分析,关于这项政策及更多的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政策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tydxxbzz.cn/qikandaodu/2021/0511/657.html



上一篇:新冠疫情下文旅产业现状的全景洞察与应对的需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崇义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文化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版面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