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和李少芬体育结缘相爱一生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0 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2020 年9 月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杰出贡献得到肯定。

80 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2020 年9 月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杰出贡献得到肯定。

你可能想不到,国士无双的钟南山不仅医术高超,还是一名运动健将,他和他的篮球名将夫人李少芬就是因体育结缘。

因体育结缘,篮球场就是约会地

1936 年,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著名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钟南山从小热爱竞技运动,对足球、篮球、跑步都非常感兴趣。1955 年,19 岁的钟南山考取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求学期间,他就是学校有名的运动健将,爱好田径、游泳、篮球、举重等项目。

对体育运动的酷爱,不但锻炼了钟南山的体魄,也成就了他与夫人李少芬的美好姻缘。李少芬和钟南山同岁,也出生在医学世家。两家的长辈熟识,两个年轻人因此机缘得以相识,并因对运动的热爱一见如故。钟南山对李少芬的球技非常佩服,在他的眼里,青春飞扬的李少芬简直就是“篮球女神”!

李少芬确实不简单,以今天的眼光看,当时她已经是体育明星了。出生于广州的她,16 岁入选国家女篮,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篮球运动健将,而且是中锋、前锋和后卫都能打的全面型篮球运动员。1953 年,李少芬第一次代表中国女篮参加国际比赛——罗马尼亚世界青年联欢节。之后,她还赴苏联学习,学成归国后,担任了中国女篮副队长,是队里的绝对主力。

李少芬对钟南山也很佩服。别看他是学医的,田径场上却像个“飞人”。1958 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钟南山以54.4 秒的成绩打破男子400 米栏全国纪录,还夺得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别人恋爱总是花前月下,他俩恋爱却经常约在篮球场。唯一让钟南山有点儿失落的是,因为李少芬要频繁集训和出国比赛,热恋中的他们聚少离多。

没有钻戒、美酒与婚纱,吃块喜糖就算办了仪式

1958 年,中国女篮出访法国,一路横扫9 战全胜;同年,又一鼓作气击败欧洲劲旅捷克斯洛伐克队;1959 年,中国女篮客场战平前一年的欧锦赛冠军保加利亚队;1960 年,又击败莫斯科明星联队。其间,李少芬都是主要得分手,被球迷送了个绰号:李多分。

正因为李少芬是女篮绝对主力,所以她从运动场走到婚姻殿堂——一段本不算遥远的路却花了8年多时间。当年的体委负责人看到她的结婚申请后对她说:“如果你们女篮拿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你就可以结婚了。”

在李少芬保存的数百张老照片中,钟南山最喜欢的一张,就是1963 年她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开幕式上,作为中国代表团护旗手的留影。在那次大赛中,李少芬发挥出色,与队友一起夺得冠军,达到了领导提出的“结婚条件”。

1963 年12 月31 日,钟南山梦想成真,与心上人在北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房是体委安排的,不足10 平方米,只摆得下一张床和最简单的家具。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婚礼一样,没有钻戒、美酒、婚纱,客人们吃块喜糖就算办了仪式。

婚后第二年,李少芬再次出国“远征”欧洲,中国女篮在瑞士和法国举办的邀请赛中所向披靡,大获全胜。李少芬也进入个人运动生涯的峰期。

后来,他们有了女儿钟帷月、儿子钟帷德。女儿好像遗传了妈妈的基因,从小热爱体育,尤其在篮球和游泳方面出类拔萃。儿子钟帷德像父亲,更喜欢医学,小小年纪就经常向钟南山请教各种稀奇古怪的医疗问题,让爸爸非常欣慰。

右为年轻时的李少芬

李少芬不但在篮球场上表现出色,在家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一般的家务对她来说都是“小菜”,甚至换灯泡、修水管之类的事情她都能自己搞定,根本不用钟南山插手。而且,李少芬有一手好厨艺,老北京炸酱面、豆腐脑儿、小笼包,她都做得很正宗。

1966 年,30 岁的李少芬本来可以留在国家队当教练,但她执意选择回广东,原因只有一个:要照顾养母和公公婆婆。回到广州后,她仍旧在广东女篮打球,直到38 岁退役。之后李少芬又相继担任广东女篮教练、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篮协副主席等职务。1999 年,李少芬入选“新中国篮球运动50 杰”。

相濡以沫57 载,一起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

钟南山一生研究医学,一生也从未停止体育运动。他们家有一间“锻炼房”,里面有整套的健身器材。此外,一家人还经常一起打球,钟南山、儿子、女婿及孙子一起打比赛,李少芬做裁判。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tydxxbzz.cn/qikandaodu/2021/0804/744.html



上一篇:北京市平谷区大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略论体育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与演变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版面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