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社会表(4)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17 蹴鞠民窑青花瓷片·明末清初Fig.17 Commercial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hard with children playing Cuju,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图18 骑竹马、斗草等青花十六子婴戏纹瓷碗

图17 蹴鞠民窑青花瓷片·明末清初Fig.17 Commercial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hard with children playing Cuju,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图18 骑竹马、斗草等青花十六子婴戏纹瓷碗展开图.明永乐宣德Fig.18 Unfolded blue and white painting on porcelain bowl of sixteen children playing sports - riding bamboo hobby horses, playing with herbs,etc., Yongle period of Ming

第四,受人景交融特点的影响,所描绘的体育活动大多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庭院或大自然中进行,周边的花草树木、鸟禽鱼兽都显得自然清新,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幽静淡然,整个画面体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带来一种自然美、和谐美的心理感受。如果再结合青花和斗彩婴戏纹本身的艺术特征,更是让人心旷神愉、悠然自得、美不胜收。

3 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的社会表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艺术领域,“任何一种图案和线条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如图腾和纹饰之类,都是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也反映着当下人的共同认可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状况和程度以及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等”[8]。明代体育题材的陶瓷婴戏纹除了反映当时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形态外,自然也有明代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反映。

3.1 展现了明代少儿生活中的体育活动风貌,也是明代体育活动内容的缩影

假如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艺术就能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从婴戏纹的产生、发展来看,其与社会生活本身就息息相关。明代体育题材的陶瓷婴戏纹实际上“再现了当时儿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生活场景,这些婴戏图作品完全是画工的个人创作。他们生活在民间,自然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亲切与熟悉感。活泼调皮的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而画起来也就更加富有感情”[9]。由于我国“体育”一词最早才出现在18世纪,在中国古代体育并不是一个系统的社会现象,因此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其实并不是去表达体育,其初衷之一是想记载当时少儿日常生活,但从今天来看,这种题材的婴戏纹却成了记载明代少儿体育活动的载体,“无意中传递了另一个重要信息,即少儿日常生活中有体育,体育是少儿日常生活中玩耍、游戏的主要形式[5]”,这也许是当时社会没有想到的。

从现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一个人群的体育活动状况受到当时社会整体体育活动的影响。因此,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中所反映的体育现象又是整个明代社会体育活动的缩影,其代表了明代体育活动的状况,甚至是主流体育活动状况。明代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民间,体育活动都非常丰富,“马球、蹴鞠、棋弈、旅游、养生等、‘休闲体育’在明朝十分流行,缤纷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为当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10]。就拿婴戏纹中常出现的蹴鞠来说,就在明代皇宫和民间十分流行,且分为踢鞠和蹴球[11],踢鞠不设球门,是一种个人的技艺表演,花样繁多,并按计筹得分,决出高低;蹴球则设立球门,按人数分队,属于表演比赛,参赛队员都有名头,如“都部署校正、社司、知宾、正挟、副挟、觯蹬、球头”[12]等,这些都表明“蹴鞠在当时分类完善,参赛队员分工明确,比赛规则完备,在社会上其流行程度非常广泛”[10],是当时的主流体育活动。

3.2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变迁

“婴戏图能成为一种系统完善的艺术形态是因为中国人在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方面智慧地运用了借喻、比拟、引用、双关、谐音、象征等艺术手法并且寄予美好愿望的结果”[2]。从符号学、图像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考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自然也寄托了明人的社会心愿,带有明显的思想表达和象征意义,特别是中后期的婴戏纹饰带有明显“以图表意”的社会心理,将当时社会的心愿、想法、祝愿等心理寄托融于婴戏纹饰中去,使得婴戏纹“形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特征”[13]。同时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风云诡谲、两级分化的社会,其由盛到衰的历史进程在陶瓷婴戏纹饰中也有所体现,不同时期婴戏纹的风格特色也随之演变。

希望升官发财、仕途发达是明代中后期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的的表达意图之一。骑竹马本是民间流行的少儿体育游戏,是将竹子或木马模拟成真马进行蹦、跳,可以单玩,也可以比赛谁快,是民间少儿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内容,但是在明宣德后期出现的骑竹马婴戏纹中,大量出现少儿带官帽骑竹马的纹饰,甚至还在“马”后绘有一孩童手持莲叶当华盖(见图10、13)。这种形象骑竹马是社会真实存在的,但少儿“带官帽”、“举华盖”骑竹马是刻意渲染的,意喻加官进爵、升官发财的社会心理,这种现象在明代宣德早期(见图2、图6)及之前社会的骑竹马婴戏纹中是几乎看不到的。类似的还有争夺游戏的“五子夺魁”纹饰(见图15),意喻仕途发达。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tydxxbzz.cn/qikandaodu/2021/0804/750.html



上一篇: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政策研究
下一篇:跳水女皇站上新跳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版面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