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政策研究(2)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兴学之初,国人自办学校对学校体育有着超前的视野与理念,更为看重其育人功能。如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后改名梅溪书院、梅溪学堂)所授

在兴学之初,国人自办学校对学校体育有着超前的视野与理念,更为看重其育人功能。如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后改名梅溪书院、梅溪学堂)所授课程“如投壶、习射、击球、超距、卫生、习武诸科目,非今日学校中所谓体育乎”[15],其“恒以积学、寡过、养生三事课弟子,合于西儒德育、智育、体育之说”[16],为国人自办新式学校开展体育教育之先河。同早期的教会学校一样,最初的国人自办学校体操课程也多属课外体育活动性质。如上海三等公学《小学堂功课章程》规定:“每晚放学,应令诸生体操,在园中或散步数百,或拍球等戏。”[17]其蒙馆、经馆课程表也在“体操”课程栏注明:“每晚放学,园中散步,以畅天机,以舒筋骨。”1891年,康有为的《大同书》提出在从婴幼儿到大学的各个阶段开展体育教育的设想,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提倡学校体育的先驱。如在育婴院,以“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在小学院,“以人方幼童,尤重养身,少年身体强健则长亦强健,少年脑气舒展则长大益舒展”,“大概是时专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在中学院,“养体开智以外,又以育德为重,可以学礼习乐矣”;在大学院,“此时之学,于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骸;大学更重德性,每日皆有歌诗说教,以辅翼其德、涵养其性,而所重则尤在智慧也”[18]。

尽管如此,然其时“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19],且“非提倡‘军国主义’不足以救亡,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之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20];洋务学堂大多从“强国强种”“尚武救国”出发,设置了“兵式体操”课程。如天津水师学堂,其学生入学授之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几何、代数、平弧三角八线、天文、推步、地舆、测量等学,然“犹虑其或失文弱也,授以枪俾齐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21]。据时人回忆,当时水师学堂作为正式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拳击、哑铃、击剑、刺棍、足球、跳栏、竞走、跳远、跳高、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双杠及爬山、爬桅等项;那时所学体操最初为德国操,主要演习方城操及军事操,后来改为英国操[22]。可以说在我国国人自办学校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最早是从洋务学堂开始的(见表1)[23]。

前清末季,甲午、庚子两役,民族危机急剧加深,以张之洞、袁世凯等为代表的朝廷重臣与以蔡锷、梁启超为代表的志士仁人极力主张以“体操”推进“军国民主义”。1899年,张之洞提出“体操一事为习兵事者之初基,即与旧传八段锦易筋经诸法相类,所以强固身体、增长精神,必不可少”[28]。1901年,张之洞在《会奏变法自强第一疏》中提出了“保邦致治”四条,第一条就是设文武学堂,各级各类学生习体操[34];同年9月,山东巡抚袁世凯的《奏办山东大学堂折》强调“功课余暇,均须练习体操”[35]。1902年,蔡锷发表的《军国民篇》一文提出“军者,国民之负债也。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国民皆宜具有之”。蔡锷从而成为倡导以“军国民主义”教育国人“第一人”[36]。1903年,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尚武》中指出“中国

表1 清末国人自办学校开设体育课程一览表开设年份开设学堂课程1878正蒙书院投壶、习射、击球、超距、卫生、习武诸科目1880天津水师学堂陆军兵操[24]1891万木草堂体操(每间一日课之)[25]1893湖北自强学堂体兵操[26]1898上海经正女学(又名“中国女学堂”)体操[27]1899两湖书院体操[28]1901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体操[29]1902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师范馆体操[30]1905民立南洋中学堂体操[31]1906山西大学堂体操[32]1908两江师范学堂体操[33]

以文弱闻于天下”,“武事废堕,民气柔靡”,如今“群盗入室、白刃环门”,如不提倡尚武教育,“则立羸羊于群虎之间,更何术以免其吞噬也”[37];同年,奉袁世凯之命赴日考察的杨澧进一步解读:“体操之式、卫生之学,为兵之义务、尚武之主义、爱国之血诚,一以振国威、张国权者相勉勖。童而习之无间,男女所谓精神教育也。至夫武备、文学、政法、工商实业之科乃若载其精神之一端,以发挥其振威张权之实际,则事业在所后而精神在所先也。”[38]突出体操作为“精神之一端”的特有作用——“关身体诸部之发育,养壮快刚毅之精神,且使遵规律、尚协同之习惯”,其要目为普通式及兵式两种,缺一不可[39]。1902年起,清政府陆续出台了涉及学校体育课程的一系列法令和规程(见表2)。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tydxxbzz.cn/qikandaodu/2021/0804/749.html



上一篇:张伯苓体育思想下的南开童子军研究
下一篇: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社会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版面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