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政策研究(3)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2 清末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法规一览表年份法规名称相关内容意义1902《钦定蒙学堂章程》“蒙学堂之宗旨,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

表2 清末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法规一览表年份法规名称相关内容意义1902《钦定蒙学堂章程》“蒙学堂之宗旨,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体操为必修科目。“体操略具体势,为时无取其长。”《钦定小学堂章程》“小学堂之宗旨,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体操为必修科目《钦定中学堂章程》体操为必修科目。遇教修身、读经、体操时,得合各班之学生同时教授《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体操为必修科目《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政科、艺科、师范馆均设体操科目体操首次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并为必修科目,结束了中国学校教育不开设体育课程的历史,但并未实施1904《奏定学务纲要》“兹于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并于文高等学堂中讲授军制、战史、战术等要义”;“私学堂禁私习兵操。凡民间私设学堂,非经禀准,不得教授兵式体操。其准习兵操者,亦止准用木枪,不得用真枪以示限制”《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游戏为保育教导条目之一《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体操为必修科目“其要义在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体操为必修科目。“其要义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四肢动作敏捷,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兼养成其乐群和众动遵纪律之习,宜以兵式体操为主”

续表2年份法规名称相关内容意义1904《奏定中学堂章程》体操为必修科目。“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并可视地方之情形,若系水乡,应使练习水泳”。修身、读经、体操三科目,可合不同学级之学生同时教授《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同上。第五年兼讲教授体操之次序法则。“师范生之体操以兵式体操为主”《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之学科分为三节:公共科、分类科、加习科”,体操为公共科、分类科必修科目《奏定译学馆章程》体操为必修科目《奏定进士馆章程》体操为随意科目,习否均听其便《奏定艺徒学堂章程》体操为普通科目,可听便宜取舍选择《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体操为其预科、本科之必修科目《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体操为高等农业学堂、高等商学堂预科、本科之必修科目《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体操为各实业教员讲习所之必修科目《奏定高等学堂章程》高等学堂修学“体操三年”;每周另有一个钟点“兵学”体操为学校必修科目,且以兵式体操为主,确立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906《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俾儿童熟见而习闻之”;“人人有振武之精神,而自强可恃”;“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而尤时时勗以守秩序、养威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40]此为军国民主义之初现,亦为中国官方倡导现代体育之肇端[41]1907《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体操为女子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之必修科目。“其要旨在使身体各部发育均齐,四肢动作机敏、咸知守纪律、尚协同之公义”《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体操为必修科目,“其要旨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动作机敏,举止严肃,使知尚协同、守规律之有益”体操正式成为女子学校必修科目1909《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体操为必修科目。小学简易科“其体操一科,学堂设在城镇者,亦列为必修科目;学堂设在乡村者,现因体操教员缺乏,暂作为随意科目”《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体操为中学堂文科、实科必修科目1910《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体操为必修科目继续调整,体操仍为必修科目1911《定军国民教育主义案》“奏请特颁谕旨,宣布军国民教育主义;通饬各种学堂,体操课一律列为主课”地方自行举办:“初级师范学堂,应注重各种体操方法,并励行关于军国民教育主义之训练;各学堂均应励行关于军国民教育主义之训练,并设运动部监督学生之运动”[42]军国民主义教育倾向加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体操一门关系重要,非设专科训练不能深谱学理,以养成各学堂体育教员之资格”[43]。1905年,江苏师范学堂添设体操专修科[44],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出现的体育师范教育。1906年,清政府令各省城师范“须设五个月卒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生理、教授等法,名额百人,以养成小学体操教习”[45]。此后,奉天体育美术专修科(1905年)、四川体操专科学堂(1906年)、中国体操学堂(1908年)、河南体育专科学堂(1908年)、直隶(天津)体操音乐传习所(1909年)相继成立。学部颁布的《检定小学教员章程》[46]还规定“体操”作为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及专科教员的考试科目,并明确内容分别为游戏体操、普通体操、兵式体操(高等小学堂及专科教员)及游戏体操、普通体操(初等小学堂教员)。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bjtydxxbzz.cn/qikandaodu/2021/0804/749.html



上一篇:张伯苓体育思想下的南开童子军研究
下一篇: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社会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版面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